1月26日,在江苏省泰兴市江苏河海给排水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,工人师傅正在组装新型农林固废粉碎机。“通过对传动方式、剪切结构、过载保护等方面的攻关,成效明显。同时,制定了行业标准,取得发明专利1项,实用新型专利5项。”公司总工程师沙德宏介绍,这款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粉碎回收,实现资源化利用。同时,经过技术改进,有效解决了普通粉碎机产量低、耗能多、维护成本高的问题。

        江苏河海给排水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这是泰兴市加快创新主体培育,积极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一个缩影。依托“五级梯次培育”机制,2022年,泰兴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,持之以恒抓好创新生态优化、创新主体培育、创新资源集聚等,形成联动效应,上榜省“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的地区”,并得到省配套督查激励支持。同时,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“育苗”计划,泰兴市有效期内高企数达269家。

        高新技术企业是培育科技新动能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生力军。2022年,泰兴市聚焦“123”特色产业体系,为项目招引“蓄源”,全年共成功招引兴启航新材料科技、初弘大数据等经认定的科创项目34个。“2022年,公司申请专利30多项。2023年,我们将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,希望在新的一年里,我们的设备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在一些半导体装备‘卡脖子’的领域里面,有更大作为。”中科同帜半导体(江苏)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先表示。

       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创平台的“加力赋能”。2022年以来,聚焦产业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泰兴市聚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,把创新动能转化为发展优势。截至目前,已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9个,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、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、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。2022年签订科技合作协议60多个,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1家。

        释放科技创新,驱动发展效能。2023年,泰兴市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以建设创新型示范市为抓手,大力实施“企业创新能力提升”“战略科技力量培育”“关键核心技术攻坚”三大工程,着力优化区域创新布局、强化创新主体培育、深化产学研合作,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创服务体系,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高地,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提供更强支撑、作出更大贡献。

未分类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