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关区德溪街道
近日,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多措并举,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。截至8月25日,该街道共完成12岁以上人群接种19980人。
德溪街道多次召开会议,制定相关工作方案。同时,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、分管领导为负责人、包社区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小组,每天对各社区、网格接种情况进行调度。
该街道结合实际,将所辖社区划分为5个大网格、74个小网格,负责抓好疫情排查、疫苗接种、入户宣传等各项工作,建立接种情况登记台账,并及时更新。全方位排查统计社区、网格接种情况,切实做到横到边、纵到底排查摸底。
该街道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,广泛宣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,让老百姓正确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结合近期下发的‘两码同查’公告,逐人逐户进行摸排,建立未接种人员台账,确保‘应接尽接’。”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党工委委员、组织委员阮艳说。(张河源 金云)
大方县黄泥塘镇
近日,大方县黄泥塘镇在辖区内17个村(社区)组建疫苗流动接种小分队,打通疫苗接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接种现场,镇村干部配合医护人员,引导群众有序接种。医护人员为老人们进行基础检查、信息登记和注射疫苗,建立一人一档案登记台账,规范接种。
“我很想去打疫苗,但腿脚不好,坐车晕车。现在医生来家门口为我检查身体、打疫苗,我非常感动。”背座村水头组村民严明群说。
背座村幸福组村民张淑英带着80多岁的母亲刚接种完疫苗,张淑英说:“我母亲一直都想打疫苗,但到鸡场去有20多里路,我们没有车送。今天政府组织医生上门,解决了母亲打疫苗的难题。”
据悉,该镇共设6个接种点,其中固定接种点2个、流动接种点4个。该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李龙飞说:“自8月24日流动接种工作启动以来,每天接种数量达600至700剂。接下来,还将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和扩大流动接种范围。”(吴守良)
纳雍县阳长镇
“没想到在家里也能接种疫苗,真的很感谢医生。”近日,在纳雍县阳长镇胡家寨村,面对上门为自己接种的医务人员,不久前不慎摔伤脚的村民王德礼感动不已。
接种现场,医务人员为王德礼测量血压,详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,在确认没有禁忌症后为其接种了疫苗。“打疫苗对自己和身边人来说都是好事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
近期,为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,守护群众身体健康,阳长镇组织镇村干部逐户上门排查,统计群众疫苗接种情况,向群众宣传接种疫苗的必要性、安全性以及疫苗接种的各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。同时,组建流动接种小分队进村入户,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服务,确保“应接尽接”。
截至8月26日,该镇已接种20799人,18岁以上常住人口实现“应接尽接”。(潘胜中)
黔西市五里乡
近段时间,为进一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黔西市五里乡采取“三式”工作法,有效筑牢防疫屏障,保障全乡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“拉网式”宣传动员。以村为单位、以组为单元,组织乡村干部、志愿者逐户开展宣传动员,深入农户家中宣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信息,村信息交流群及时推送最新疫苗接种信息。同时,利用村级大喇叭、乡村公告栏等宣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。目前,全乡各村(社区)微信群推送疫苗接种信息1万余条,大喇叭共播放通告2800余次,张贴通告150余张。
“保姆式”跟踪服务。针对部分人群行动不便等情况,村干部、驻村干部及志愿者主动将私家车变为便民爱心车,开展免费上门接送服务,全程陪护接种疫苗,打通疫苗接种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目前,全乡各村(社区)上门接送群众接种疫苗1000余人次。
“清单式”管理清零。将户籍人员、外出务工人员以及乡卫生院接种人员信息进行认真比对,筛选出未接种人员、未全程接种人员以及禁忌症人员,做到有针对性地宣传动员和上门接送,确保符合接种人群“应接尽接”。(吴雄 张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