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人:陈礼群(老放映员)
推荐场馆:嘉兴电影博物馆影城
电影,是生命的延长,每扎进一部好片,就像步入另一个生命的通道。
电影,是造梦的光亮,穿过厚厚的荧幕,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无限可能。
闹市中,如果有一方场馆能够陈列光影时光,那可能就是嘉兴电影博物馆影城的样子。影厅内放映着时下的大片,影厅外陈列的都是关于电影的“老古董”:老式的胶片放映机、早期的电影刊物、嘉兴各时期的电影院照片……
“这台摄像机啊,比你的年纪还要大嘞。”昨天在嘉兴电影博物馆影城,陈礼群用带着一些嘉兴口音的普通话,趁着电影放映前的时间,向记者介绍着博物馆里的展品。
陈礼群喜欢大家叫他“光头老陈”,因为这样更亲切。其实,他是一名有着近40年放映工作经验的老放映员。
1978年,老陈进入浙江省电影学校电影放映技术专业学习,1981年毕业回到桐乡,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。在老陈看来,那时候是电影的黄金岁月,虽然画质不如现在清晰,电影数量也不是很多,但是观众都十分热情。
老陈回忆着:“那时候放《少林寺》《红楼梦》都是一票难求,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看电影,场面可火爆了。”
1988年,老陈来到嘉兴工作。让老陈记忆深刻的是,2003年,电影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嘉兴举行,很多导演、演员来到嘉兴的电影院参与活动,让嘉兴的影迷一饱眼福。老陈虽然一直身在影院,但是依然守着他的放映机,一个明星都没看到。
“以前放电影我们用的都是胶片设备”在记者的好奇下,他走到一卷卷的胶片前,打开了盒子,一个个场景定格在了胶卷上,依然清晰可见。
2009年开始有数字电影,2011年数字电影就彻底替代了胶片电影。胶片电影就像恐龙一样轰然倒下,胶片停止了生产,影院里的一台胶片放映机也退下了舞台。老陈回忆着,数字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视觉听觉体验,后来首部3D电影《阿凡达》又给了市民新一轮的视觉冲击。“电影技术迭代就是这么快,我当初在学校学的东西早就用不上了,也要不断像年轻人一样学习才能跟上时代。”
同样在不断变化的是嘉兴的电影放映场所。在嘉兴电影博物馆的一面墙上,放置了嘉兴各地曾经出现过的影(剧)院的照片,正是一座座影院,留给了观众不可磨灭的光影记忆。而如今,放映设备更先进、场地更宽敞的影院也如雨后春笋,不断地出现在人们身边。
2016年,嘉兴电影集团旗下的嘉兴新文化电影博物馆影城开业,与其他影院不同的是,这里不但有影厅,还有关于电影的历史。老陈带着他多年的放映经验和对电影事业的深厚感情,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,成了一名业余的讲解员,他每次都会将放映机的种类、胶片的故事和电影的历史向观众娓娓道来。
在这里,一代代的电影放映设备、电影胶片和各种电影相关资料被保存下来,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。
[对话负责人]
嘉兴电影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徐星:
让影迷在电影的历史里看到时代的发展
随着嘉兴电影集团的发展,一些老设备被更为先进的设备取代了。但是正是这些老物件,积淀着历史的记忆和城市发展的轨迹,与其让它们在仓库蒙尘,不如展示出来让观众们看到。
嘉兴电影博物馆将博物馆和商业影城相结合的探索全国领先,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。
去年,电影博物馆联盟成立,嘉兴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博物馆、上海电影博物馆等13家电影博物馆成为首批联盟成员。今年,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成立,嘉兴电影博物馆又被邀请成为理事单位。
接下去,我们也会继续承担起传播电影文化的责任,让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,了解电影历史。让影迷们穿过时光的长廊,再走进光影的世界。
(嘉兴电影博物馆供图)